大一春夏 课程回忆录
前言
这个课程回忆录本应在七月初就完工的,但是当时脑子一热忙着搭博客(而那个博客框架我现在放弃了,所以我那几天白干了),所以没有开始动笔。一直到七月下旬回到家后完成短学期作业,我才想起来应该记录一下这个学期我到底学了什么,有什么是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以此见证我这半年来的学习之旅。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的经验帖,可能在表述上、内容上有些问题,请多多包涵🙏
目录
数理基础课
微积分(甲)II
-
学分:5.0
-
任课老师:张泽银
-
教材:《微积分》(下),第3版,苏德矿等著
-
分数构成:考勤 5% + 作业 15% + 小测(2次)2 * 10% + 期中 20% + 期末 40%
平时
zzy老师喜欢一边用 PPT 讲解,一边在黑板上写板书,虽然有浓重的口音,但是绝大多数话都是听得清楚的,不必担心。课程政策相比其他微积分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摸鱼的同学而言那简直就是天堂,除了期中期末都可以很轻松地混过去(但到了期中期末就是火葬场了),甚至平时的课都可以翘掉(比如我)(偌大的教室里没有只有二十来位同学听课):
- 他好像只负责授课,考勤、作业、小测之类的都是由助教gg负责
- 没有 MOOC 要求
- 小测的题目来自课后习题,都是主观题(会狠狠地捞,
我记得第二次小测做对的题不到一半都有96分) - 没有签到,只要小测来了就行
但是我在这里提醒一下:可以翘课,但要保持微积分的学习。因为这不仅是一门5学分的硬课,它的难度相比微积分(甲)I 又上了一个台阶,虽然空间解析几何相对简单,但后面什么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级数之类的如果不及时理解的话,等到后面做题的时候就连题目都看不懂了。所以我的学习方法是:
- 平时笔记一定要跟上,而且确保自己已经彻底理解这周讲的知识点,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 将小测作为回顾知识点的警钟,至少提前一周复习小测范围内的知识
- 期中、期末考前至少提前半个月(对我来说应该要提前更多,现在很后悔)进行总复习,可以通过刷历年卷发现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建议多刷题,因为考试计算量相比微积分 I 提升了不少,通过刷题提升解题速度是很有必要的(我就是因为没有多刷题导致期末计算磕磕绊绊,最后时间来不及了(悲))。
期中 & 期末
期中考试的难度中规中矩,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合理的。期末考试貌似是一年比一年难,但论抽象还是去年的更离谱,今年的计算量很大,并且延续上次微积分 I 期末考试 8道填空 + 7道大题的风格。个人认为算一道填空题并不会比算一道大题快多少(除非有什么技巧),而且算错了没有过程分,难度也就上来了。所以这次期末考试狠狠惩罚了从高中开始就不爱刷题的我,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考试铃结束后还有很多题做不完的痛苦。
资源
- 路老师的公众号(历年卷)
- 我的笔记
大学物理(乙)I
-
学分:3.0
-
任课老师:汪玲
-
教材:《工程物理学》第2版,诸葛向彬著
-
分数构成:
- 平时:16次作业(16%) + 4次小测(4 * 6%)= 40%,班级内线性赋分(史),得分区间为28-40分
- 期中:20%,考相对论之前的内容
- 期末:40%,主要考期中之后所学内容
这门课我本来是不想说的,但它毕竟值3个学分,所以我还是简单说说吧(即使它是一坨*)。
- 个人感觉大学物理 高中物理 + 微积分,也会新学一些东西,但它不像高中物理那样考察技巧性的东西。由于从小到大物理都是我最讨厌的且表现最差的一门课,所以平时都是水过去的,但我会在小测之前整理之前所讲部分的常用公式(我同时参考课件和SAVIA学长的笔记),而且也会看看作业中的错题,这样应付小测还是没问题的。
- 关于 wl 老师(省流版):如果想要认真听课的话,不推荐选 wl 老师,她只会念 PPT,而且经常卡壳到我无法忍受的地步;想要水的话,墙裂推荐选 wl 老师,因为没有签到要求(
可随意翘课,只要小测来一下就行)。 - 期中期末的话,我的复习方法是前面提到的小测复习法 + 刷几套历年卷,做完历年卷后记得回顾错题,一定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以及弄清正解的思路,否则刷了也是白刷。这样的方法很适用于风格基本一成不变(
套公式)的大雾考试,但是今年的期中期末新增了选择题的题型,而且期末貌似难度变大了(也许是我太菜了,我期末直接爆炸)。
资源:
专业基础课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
学分:4.0
-
任课老师:林兰芬
-
教材: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8th Edition
-
分数构成:作业 10% + 两次小测 2 * 10% + 期中 20% + 期末 50%,课堂发言会有额外加分(到了后期确实有的)
平时
这应该是我上过的第一门用英文教材和课件的课程,刚开始确实不太适应,不是因为遇到很多的生词,而是大脑将英文转化为中文需要花一些时间,所以阅读起来会比较慢,但是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情况。个人认为 llf 老师教学质量还算不错,至少大部分知识讲得还是比较清楚的,而且也会有一些拓展(有些来自课后习题,有些则是课本未提到的),所以需要认真听课。但是她的英语口语实在太拉了,很多英文单词发音都是错的,导致我听得很难受。虽然上面的分数构成没有包含考勤分,但这不代表不需要到教室听课,有一次教室里的人太少,老师直接纸质签到了。
小测和期中都是 llf 老师自己命题,在课上花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考试,考试会提前一到两周进行通知,到时候就一定要开始复习啦。题目难度适中,个人认为只要理解了每个知识点,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关键就在于离散数学这门课的知识点可是出了奇的多、广、杂,而且有些知识点还有些难度,所以想要速成基本是没辙的,需要平时脚踏实地地学习,根据教材(强烈建议啃英文原书,不要买中文翻译版!)和课件梳理好一个完整清晰的体系。强烈建议做一份笔记,不求十分精细,只要对自己掌握离散数学的知识体系就行。
期末
期末考前首先要确保自己掌握所有的知识点,然后一定要做一下历年卷,感受一下题型和难度,及早查漏补缺。建议一定要完完整整地过一遍所有的历年卷,最好给自己准备一场模拟考,不要像我一样就挑几道题做,否则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给自己合理分配时间了。再来说这次期末考试,考试难度感觉没有超过那些历年卷,考点侧重于集合、关系、图论这些知识(就我印象而言,这些题目占多数),但是我复习的时候是全方位均衡发展,没有什么侧重点,导致前面说的这些知识点掌握程度还是不够深,自然考得也不理想了,最后总评成绩可想而知。
资源
数据结构基础
-
学分:2.5
-
任课老师:陈越
-
教材: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 Analysis in C, 2nd Edition
-
分数构成:
- 平时分 60% 作业 10% + 小测 10% + 期中 15% + Projects 25%/30% + Bonus 4%
- 期末 40%
平时
关于分数构成:
- 作业和当天的课件都布置在 PTA 上,如果某一道编程题太难,做了半天也没有完全做对,而且时间上也紧张的话可以放心跳过,因为作业分的影响不大。
- 有4次随机的小测,在上课的前10分钟内在 PTA 上做题,题目都是平时作业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会有编程题,所以需要带上电脑(
否则像我一样小测编程题都空着hh) - 一共有3个Project,有 Normal 和 Hard 两个难度,根据开学初上机考试的成绩分配名额,分数高的同学可以选择 Hard(换句话说也可以放弃 Hard 选 Normal,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做),选 Hard 比 Normal 多5分,所以想要拿高分的同学应该争取拿下 Hard 的资格。但是 Hard 确实有一些难度,尤其是第二个 Project 要写一个自动微分的代码,可能会花费比 Normal 多得多的时间,要做好心理准备。
- Project 采取互评真史机制,具体规则不细说了,各位可能会遇到给你随便打低分的人,不用特别担心,只要你的Project做得好,TA 自然会出手的。
- Bonus 由2道编程题构成,每道题2分,难度不大,甚至比某些作业题简单,但是记得按要求提交,建议做。
- 个人经验而言,作业和小测做得再烂对平时分的影响不是很大(
因为我就做得很烂),关键是 Project 一定要认真做,而且一定要按照要求做(比如删除个人信息等),否则就是白做(lz 血的教训,唯一一位不小心泄露个人信息的 Hard 选手)。 - 如果期末成绩 > 期中成绩,期中成绩可用期末的覆盖。所以期中不是特别要紧,期末一定要做好十足的准备。
虽然cy姥姥因为某些原因评分不高,但是她的课是值得一听的,毕竟实力就摆在那里。就我个人而言,上课体验是很好的,姥姥看起来慈祥和蔼,上课节奏适中,能够将知识点讲得比较清楚,而且姥姥的英语口语是真的强。就算课上没有听懂姥姥讲的,还可以到中国大学 MOOC上看更详细的版本,由于受众更广所以讲得更详细些。
我平常会先过一遍教材和课件后做当天所讲内容的笔记,然后开始做作业(不然作业错误率有点高看着难受)。Project 我一般在周末做(其实周三上课后就布置下来了),尽量花两天时间解决掉,但往往会拖到周一(翘掉微积分和大雾做 Project)。虽然第一次做 Project 的时候犯了不该犯的错,但是后面做 Project 的时候不断进步,报告写得越来越整洁规范,最后的 Project(我在互评的时候看到有人用 mem 佬的模板撰写报告,看着很美观,然后开始用 Typst 写报告)甚至被姥姥表扬了,当时我十分高兴😄。
期末
我的复习方法是根据笔记回顾所有的知识点 + 刷历年卷,如果刷题过程中遇到想不通的点一定要去搞懂,可以在群里大胆提问(记得期末那几天群里的讨论可是相当热烈)。注意期末考试是有函数题的,所以如果好久没有敲过代码的话考前请务必熟悉起来。期末共有 10 道判断 + 20 道单选 + 2 道程序填空 + 1 道函数题。函数题之外的题目建议在一个小时内解决,剩下一个小时对付这道函数题。个人感觉题目难度不是特别大,只要熟悉各种题型(历年卷都出现过,没有什么新题型)并熟练掌握解题技巧的话应该能应付过去,但是想要拿高分的话需要兼具速度和细心(像我这种粗心惯的人期末自然💥)。
资源
数字逻辑设计
-
学分:4.0
-
任课老师:张明敏 & 洪奇军
-
教材:Logic and Computer Design Fundamentals, 5th Edition
-
分数构成:小测 25% + 实验 30% + 大程(Project)15% + 期末 30%
理论课
理论课由zmm老师授课。个人十分不喜欢她的课:
- 首先,她为了解释某个概念,会打很多的比喻,什么高铁、服务员之类的乱七八糟(古希腊掌管比喻的神),导致我根本不想顺着她说的继续听下去。她对此给出的理由是我们从未接触硬件课,因此需要用这些通俗的比喻来帮助理解。但是她更喜欢在简单的概念上做这些比喻,重难点知识讲得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想要认真听课的同学千万不要选zmm
- 其次,她的 PPT 质量我简直忍无可忍,真的是又丑又乱,这给我做笔记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好在后来有群友发了蔡铭老师的课件(又美观又逻辑清楚),对比之下我直接抛弃zmm的课件,并且花了几天时间,根据cm老师的课件重写了我之前的笔记。所以,我的数逻课基本都是自学成才的(
zmm还说自学是学不好的,信她的鬼话)。自学选手请认准cm老师的课件和智云回放。
今年zmm的小测方式有所调整,以前会有四五次小测,今年只有两次小测,但是每次小测的量比之前的多(要花两个小时)。题目不难,据zmm说均来自历年卷中(错误率高)的题目(但由于我的理解速度比较慢,小测范围内的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消化进去,所以小测拿了两个B(悲))。
实验课
实验课由洪奇军老师(很神秘的人,査老师、甚至教室主页上都没有此人)负责。前面几节课主要是熟悉设备、在 SWORD 板上连接电路之类的,照着PPT做还是比较容易的。之后都是在 Vivado 创建工程文件,写 Verilog 代码(前期会用到 Logisim 画电路图再转化成 Verilog 代码,但是后期就直接写代码了,主要参考瓜豪gg的文档和课件),烧录到 SWORD 板来实现功能。个人认为有一点不合理之处:由于理论课和实验课老师不是由同一个人负责(有些老师是理论实践均负责的),因此会出现理论和实践进度不匹配的情况,这样不助于同学理解理论知识和完成实验。Verilog 需要自学,学习难度不大,语法可以参照菜鸟教程,如果想要实操练习的话推荐HDLBits(链接贴在下面),它不仅有很多题目(难度不大,很适合新手做),而且还提供了类似OJ的平台,可以在线提交代码判断正误。如果想要摸鱼的话,大可以参照前辈们的报告,然后较为轻松地完成实验,但是因为最后的大程还是得自己写,这样偷懒只会将问题越堆越大,对大程的完成和期末复习很不利。
大程
大程要求 2-3 人一组设计一个能在 SWORD 板上运行的小游戏,比如俄罗斯方块、飞机大战之类的,拓展要求(但实际上几乎所有同学都做的)为使用PS2接口的键盘等外接设备。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谓相当痛苦,因为除了要熟悉 Verilog 语法外,还得花一些时间弄清楚 VGA 等外设、IP核的工作原理,学习曲线可谓相当之陡峭。但好在有前辈的资料(见下面资源)以及我同组同学的解释,我才逐步搞清楚这些原理。我们组在SWORD板上复现一个(阉割版)Chrome 恐龙跑酷游戏,在彻底搞懂VGA等的原理后,游戏逻辑部分的代码撰写起来还是相对比较轻松,只不过之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漫长的调试上了(其中等 Vivado 烧录的时间超过一半以上,真的太慢啦)。虽然我们的游戏还有一些明显的bug(比如某些物体的贴图的左侧一部分移到了最右侧,是不是很神奇),但是分数给的很不错(hqj 认为恐龙下蹲是一个创新点,这难道不是基本动作吗),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期末
由于我手边只有一份历年卷,所以我就将大部分的复习时间都花在了理解知识点上(虽然做了笔记,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不太理解)。个人建议若复习时间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前半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前半部分)可以只挑那些重点复习,第三章后半到第五章需要全面复习,第六到七章对寄存器、内存的原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即可,不会考的很难。若时间多的话可以先通看一遍,然后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和我上面的建议再巩固一下,如果时间还多的话可以再做做作业错题和历年卷(我的话由于闲得慌,还练习画加法器、触发器之类的简单电路)。
期末题型的话有填空、选择、化简题、设计题等等(时间久了有点忘了),只要认真复习过的话题目难度真的不大,大部分题目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除了最后的设计题要画图有点烦(lz 在最后一题卡了半天,最后瞎画上去,太菜了,但貌似成绩不错?)。
资源
理论课:
实验课:
短学期课程
课程综合实践 I
虽然这门课算在大二的学分里,但毕竟是大二之前上的课,所以就将它列在这里了。
- 学分:2.5
篇幅有些长,因此我单独发了一个帖子。
通识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分:3.0
-
任课老师:彭双贞
-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版
-
分数构成:
- 平时 50% = 读书报告(2000-3000字)15% + 展示 15% + 个人表现(2次考勤、小测、课堂发言)15% + 教师综合评价 5%(直接送)
- 期末 50%,题型:40道选择 + 3道论述题
平时
和其他思政课一样,我平时把它当作自习课(3节课的时间被我用来做数逻实验),从来没有在课上提问过,从给分来看问题不大。重点关注的是读书报告和小组展示(但也不用特别卷),前者的话认真写,像我没有文采(小学生标题:读《共产党宣言》有感)全是感情的人得分也不错,后者的话保证选题贴近马原、组员积极配合、提前准备展示即可,虽然有一定比例互评的分数,但感觉大家互评都挺善良的,而且我好像没看见哪个组敷衍了事的。小测的话只考了一道大题(考点:马哲的唯物辩证法),开卷,不是很难,尽可能多写点就行。
而彭双贞老师不仅给分好,人也挺友好的(他的声音让我想到了一数,让我感到格外亲切),上课经常给到发言的机会,而且他还专门在最后一节课带我们将整本书复习一遍,这一点我感觉非常好。
期末
由于是闭卷考试,所以我提前两周就开始复习了。先是根据 psz 老师给出的思维导图(但是旧教材)再将书本上的重点知识圈圈画画(注意:重点复习马哲,包括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政经和社科考得比较少)。之后本来想再刷点题目的,但是 lz 还要复习其他科目所以做到一半就放弃了(其实是懒病犯了)。后来我在刷 98 的时候看到有人自己将教材的重点知识以手抄的形式整理下来,于是我在背完课本一遍后也这么干了,最后赶在开考前一小时抄完了。由于前面的高强度复习,所以考试的时候就比较自信,考到的知识点基本都背过了,大题就写的比较流畅。就我个人感受,题目难度不大(感觉和高中学考政治难度相当),选择有很多材料题,可能需要稍微花点时间理解一下;大题的话还是采取“知识点 + 材料,分点作答,尽可能写满”的策略,这样比较好拿分。
资源:
- psz 老师的思维导图
- 刷题网站(我是不太建议做的,因为里面的题目太老太偏了)
控制论
-
学分:3.0
-
任课老师:宋执环、杨春节、吴俊
-
教材:无
-
分数构成:讨论课 40%(两次主讲 30% + 提问互动 10%)+ 考勤(10%)+ 期末考(50%)
虽然这门课被大家普遍称为“神课”,但我在这门课上取得的成绩很不理想(虽然我自认为付出了不小的努力,这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努力错了方向),所以就简单说一下:
- 理论课可以不听,但是最好每次都到,因为会有随机的签到(忘记2次还是3次),可以把它当作自习课,但如果是杨春节老师上课的话,可能要当心他的随时提问(
你也可以装作不在场,只要没人认识你的话)(但看得出来 ycj 老师更加负责任些)。 - 平时的重点是讨论课,整个学期共有两轮:第一轮是随机分组,4-5人一组,每组的同学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做个人展示(
i人噩梦),每个主题会有一些参考选题,保证组员之间的展示内容不重合;第二轮是真正的个人展示,每位同学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挑选一个主题进行展示,每个主题也会有不同的选题。实际上这两轮都需要同学一个人准备课件并上台展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展示完后其余同学可以对展示的同学提问,会有加分,最后由其他同学和助教评分。 - 期末考试开卷,且考前的理论课和讨论课分别由杨春节老师和助教上复习课,所以考前稍微了解讲过的知识点,以及理解一下重难点(传递函数、劳斯判据等),应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共有8道大题,时间一定是够的,而且有些题就是历年卷原题,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lz 反思一下自己得分如此之低的原因:
- 我没有主动进行任何提问(我是超级 i 人,连线上都不敢和人说话,几乎没有发过评论(除非有人主动问我))
- 第二轮展示与某人的展示内容重叠严重(但我认为是那个人的问题(因为一些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我是在他之后展示的,所以感觉吃了很大的亏)
- 展示的课件太丑(现在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好笨)
- 期末考试中可能有道题完全理解错了
- …
但我还是想不通,明明说是一门事少分多的课,事是不多的,但是分也不多呀(没有人在 dd 群发“谢谢老师”,那么好像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了)
资源:
- 98 搜一下“控制论”,应该会有很多学长给出的资料(感谢学长们的资料🙏)
无线网络应用
注:只开半个学期(春学期、夏学期均有,但 lz 是春学期的)
-
学分:1.5
-
任课老师:张昱、史笑兴
-
教材:《无线网络应用》第三版,老师自己写的书,其实就是课件的纸质打印版
-
分数构成:
- 平时 30% = 线下课堂实验 20%(必做实验 15% + 选做实验 5%) + 线上学习 10%
- 期末实验总结 30%(必做实验中的两个小实验要写实验报告)
- 在线考试 40% = 平时模块考试 20% + 期末考试 20%
- 还要手写心得感受(必做,但好像没算在总分内?)
-
这门课是我认为通识课应有的模样:课堂氛围轻松而积极,课程知识干货满满,认真学可以收获很多知识,即使摸鱼的话分数也不会太低,而且只要付出应有的努力就能拿到高分(虽然有正太,但是老师已经尽力地在给我们捞分了)。只要有兴趣,或者决心拿高分,即使不是泛CS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报名这门课,入门门槛不高,但是要花比其他通识课更多的精力(
感觉学的是3分的主课,不愧是“小计网”),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 -
每周的课连着上五个学时,下午两个学时上理论课(
lz 上满八周的课,可以确定没有签到,可翘)(中间会有一些提问环节,先答对的同学有加分),晚上三个学时上实验课。重点就是这个实验课,除了每周的必做实验外,还会逐步开放其他四个选做实验。除了第一周外,实验都是按大组(每个大组由三个小组构成,每个小组1-2人)完成的,而且需要每位组员都参与其中才能顺利完成实验(要是碰到大牛的话可以开摆了,可惜我们组就我一个CS专业的,结果我成了支柱),实在不行可以请教老师(脸皮薄的同学避雷 sxx 老师,如果你犯了 sb 错误,他会毫不犹豫地凶你),或者求助其他组的同学(这是我们组经常干的)。不必着急做选做实验,因为最后一周的课专门用来做其他未做的实验,四个实验都在那天做时间上是绰绰有余的。当然选做实验由于没有像必做实验那样在课件上给出实验步骤,所以还得自己查资料学习,有一定的挑战性。 -
还有一个重点是在线学习(可能会占用课后较多的时间)。建议平时就按照老师理论课的进度学习相应的知识,做好相应模块的考试,千万别都堆到最后,否则压力相当之大。由于是在线学习,所以想要拿高分那是比较容易的(doge),但 lz 的分数还是不太高,因为有些细节上的问题可能会有一些出入 + lz 比较笨。通过这个在线学习,我也算收获到不少关于计网的基础知识,对我而言还是很有益处的。
但我认为这门课的设计上还有一些小瑕疵:
- 资料杂乱,每周会发一大堆的课件,个人建议可以先将所有课件按类别整理上传好,这样下载的资料不会太乱
- 每周一口气连上五个课时,有点让我喘不过气来(
虽然可以无视理论课),建议拆成两天上 - 感觉这门课应该不止1.5个学分,可以再提一提
英语短篇小说欣赏
-
学分:1.5
-
任课老师:郭国良
-
教材:无
-
分数构成:不清楚
我只推荐英语基础好或者对英语文学很感兴趣的同学报名这门通识课,否则就感觉有点“吃力不讨好”——上课听不进去 + 期末考不出来 + 几乎没有捞分(给分比较求是)。
平时
前面几周的课由于选课人数还未最终确定,所以 ggl 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英语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之后的话 ggl 老师就正式讲解由他挑选的几篇英语短篇小说,而且到时候座位也会固定下来,方便他上课提问。听说之前是有什么小组合作的,但今年的话可能因为时间原因所以就没有开展。ggl 老师讲解一篇小说大概是按照“知人论世 + 精读词句 + 分析思想情感”的流程进行的,在精读词句和分析思想情感的时候建议大家在老师发的纸质打印教材上做好笔记,期末考试会派上大用场。课上老师会经常进行提问,根据我的经验老师喜欢提问教室靠墙两边的同学,我坐在中间就从来没被提问过,所以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在开课前几周占据中间位置,当然积极回答问题的话老师应该会记住你的名字(会有印象分吧)。虽然上到后来我发现自己对英语文学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但是我对老师提出的一些见解还是挺新颖、挺有意思的,如果不是老师讲解的话我应该是没法读出小说的这一层意思的。
期末
期末是开卷考的,可以带任何的纸质资料(包括笔记、词典等)。考前建议还是先熟悉一下之前讲过的小说。考试题型有 10 道翻译题(课外)、单选题(忘记个数了,课内)、10 道判断题(课内)、2 道简答题(课内)和 1 道阅读题(课外),其中除了翻译题外均用英文作答。课内部分如果上课好好听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容易作答的;课外部分强烈推荐带一本词典,因为有很多六级范围之外的单词。题目量有点大,大多数同学基本写满两个小时的,所以要把握好时间。
资源
- 98 上的笔记(可以打印下来带到考场去)
形势与政策 I
-
学分:1.0
-
任课老师:赵传贤
-
教材:无
-
分数构成:不太清楚,应该涉及到考勤、平时作业、寒假大作业(15%)和期末考
这门课我不想多说什么:平时的话每节课都要签到(胆大的签完到就run了),课是不用听的,就当自习课好了。课后有时会有作业(8周课共有4次作业),字数800字以上,写出自己的想法 + 正能量即可。寒假大作业可以组队,也可以单兵作战。我选择后者,先想出一个主题,然后搭好提案的框架,写好初稿后让AI润色一下,最后再结合一些折大的具体例子和一些真实感受,花了没几天时间成功水出了一篇报告。期末考前会发资料给大家的,我就考前稍微过了一遍,这就足以应付大多数考题(但是有些题有印象但忘记答案了好难受呀),大题目的话只要三观够正 + 积极靠拢党,分数就不会很低的。
乒乓球(初级班)
-
学分:1.0
-
任课老师:陈志强
-
分数构成:戳这
上这门课前,我纯纯是一个乒乒球小白,从来没有打过乒乓球(除了颠球能颠1000个以上),所以我纯粹是为了学一门新技能而来的。陈老师是一位非常和蔼慈祥的老师,在练习前尝尝告诫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很耐心地指导每位同学如何正确接球,当表现不错的时候常常会赢得他的夸赞,这对我的乒乓球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平时练习的话是两个人一组的,我有幸和一位水平与我旗鼓相当的同学组队,所以练习的时候比较舒服,但是一旦和其他同学PK的时候就被虐成狗了。总的来说乒乓球上手难度并不大,只要坚持下去,平时多练习,期末的专项考核就能够轻松应付。专项考核的内容是一分钟内接球,好像是接球20个算60分,之后每个球算1分,接60个球满分,但是接球分数占70%,剩下30%为技术动作评分,由另一个老师打分,分A+、A、A-、B+等等,具体换算分数我不太清楚。考试共有2次机会,但是动作评分只记第1次的,接球分数取最高分。所以期末考核前需要多练习接发球,找到手感,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不错的分数(第二次考试接球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所以更容易接到球)。
身体素质课
- 任课老师:董育平
老师人很好,看起来乐呵呵的,但是训练内容丝毫都不马虎,如果能够按照他的要求完整地练下来,那可是相当地累啊!然而你可以选择像我一样划水(练是跟着练的,但是偷懒少做几个),老师是不会管的,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总之,想要好好锻炼的,或者想要好好划水的 同学都可以来报董老师的课。
哈哈再也没有体素课啦!!!
后记
我将部分课程的一些资料上传至 Github 仓库,供各位参考~
本来想花两三天时间写成这篇经验帖,结果花了五天时间(lz 不愧是鸽王啊)。我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反思我这半年学习过程中好的或不好的表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之后的学习之旅铺平道路,还能让后辈们少走一些弯路,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之前有打算将大一一整个学年的学习回忆录放在一起发布,但是由于隔了半年时间,大一秋冬的课程回忆有些残缺了,所以就不放上来了(其实还没开始动笔),如果同学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的博客,之后我会陆续补上的。
画一个饼:大概八月中下旬的时候我打算写一篇关于新手CSer的学习建议,作为我这一年CS学习经历的反思,以及没有参加学长组工作的一份补救吧。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